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要求,推动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美育浸润行动走向深入。近期,经济学院开展主题为“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爱君,副院长杨迎军,经济学系代理主任王帅与教学秘书丁小桐分别带队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科技馆以及甘肃简牍博物馆以及开展美育教育实践活动。
在举行“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美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上,杨爱君对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指出双方共同打造美育合作基地,旨在为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更多机会,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经济学人才并期待双方未来的合作能够结出丰硕成果。杨迎军强调,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是经济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合作,经济学院的学生们一定会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同学们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博物馆的四个基本陈列“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和“书于简帛”。各展厅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生动的解说,展现了简牍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在“简牍时代”展厅,同学们了解了简牍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和书写方式,深刻体会到古人智慧的结晶。在“简述丝路”展厅,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而“边塞人家”展厅则通过一封封家书,展现了边塞将士的日常生活和家国情怀,让同学们深受感动。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书于简帛”展厅。这里不仅展示了简牍遗墨的艺术之美,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简牍中的文字、图像以声、光、电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古代书法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在甘肃省博物馆,由专业讲解员的引导,师生们首先步入“丝绸之路文明”展厅。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无声诉说着古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与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胸襟和甘肃在丝路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在“甘肃彩陶”展厅,造型独特、纹饰绚丽的史前彩陶作品,生动展示了甘肃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令大家由衷赞叹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老师和同学们还参观了“活化千年文脉,共庆盛世华诞”为核心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从非遗技艺体验到沉浸式历史探知,金石传拓、彩陶冰箱贴、漆扇制作、点茶体验四大传统技艺走进同学们的视野,讲解员以馆藏国宝“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为切入点细致解读。
在甘肃科技馆,老师和同学们观看了“点亮科学梦想——谷超豪”的故事,了解了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的一生,他对数学的热爱,对国家的贡献使同学们为之震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科技与生活展厅认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在太空探索展厅,走进空间实验室体会宇航员的生活,感受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同学们穿梭在各个展区,驻足观看、主动体验、积极询问。
本次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的圆满收官,充分展现了经济学院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所取得的扎实成效。本年度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未来,经济学院将继续围绕文化传承与学子成长需求,开展更多优质美育活动,助力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传承中创新,开启更多融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于一体的美育学习探索之旅。
(图片:王帅/撰稿:丁小桐/审核:刘建国/编辑:刘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