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首部“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一级教授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谢富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刘守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20余所中西部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教育的80余位教师参加会议。我校经济学院院长刘建国以及政治经济学学科骨干教师庞庆明、张小瑛、田旺杰、王宁、张雪玮、郑彩玲、达振华等一行八人应邀参会。

刘伟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中国经济学科的建设提供深厚的理论土壤和实践基础,同时也对经济学科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经济学教材建设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立足中国”的历史实际,提炼典型事实,努力以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和使命,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谢富胜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版发行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刘守英指出,当代政治经济学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其基本主线和逻辑是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展开。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指出,教师要以突出这门课程的创新性为线索来开展课程教学。
课程建设交流发言环节,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建国等8所西部院校的经济学院和商学院负责人相继发言。刘建国在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思考》的发言中谈了刘伟教授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特色与优势、高校开设这门课的重要性和教学中师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同时,他还围绕我校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特别是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谈了一些思考和下一步打算。

教材讲解和答疑交流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副主编谢富胜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范欣教授,分别就教材框架、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进行详细解读,并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疑问进行细致回答。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时数、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与理论体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通过参加本次研讨会,经济学院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骨干教师,对于深刻理解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政治经济学类课程建设,特别是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积极意义。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进“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建设,就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式出版及推进课程建设,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及深刻融入人才培养具有标志性意义。此次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普及与应用、提升西部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搭建西北地区高校经管学科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田旺杰、张雪玮/审核:刘建国/编辑:任谦)